現在寶寶是 12W1D 5.68cm 59g
上面黃色虛線就是在測量寶寶頭頂到臀部的距離(CRL)
CRL: 胎兒頭頂到臀部的距離(表示胎體縱軸平行測量最大的長軸,主要用於判定懷孕 7 ~ 12 週的胎齡)
ll 第一期母血唐氏症篩檢+胎兒頸部透明帶檢查 ll
時間:11~13+6週
目的:檢測並評估胎兒罹患唐氏症的機率。
費用: 設籍台北市有補助,這次自付600元
第一期唐氏症相關篩檢的內容為「先抽血檢測(free β-hCG和PAPPA值),再搭配超音波檢查胎兒頸部後側脊椎與表皮間的透明空間厚度、靜脈導管逆流、三尖瓣逆流、鼻骨、臉部角度等狀況」,綜合計算出胎兒患有唐氏症的機率。
--------
那天把鼻要上班,所以就自己搭著小黃到婦產科報到[小插曲]
在候診區填寫一些表單,護士問說要不要自費一些額外的檢查
像是 [妊娠高血壓] 、[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]
後來自費加做了妊娠高血壓檢查,非侵入性那個太貴了,我付不起 (嗚嗚嗚
當天由超音波醫師來檢查,整個過程應該有20-30分鐘
超音波儀在下腹部移動,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寶寶的生長狀況,配合定格拍攝
寶寶在拍攝期間會一直動來動去,所以常常要等寶寶,喬角度拍
醫師也會一邊講解:「現在身材很標準、阿 這是從寶寶的屁股照上去、 恩 腳腳翹得好高喲 哈哈哈...」
跟醫師都被寶寶的小腳給笑屎
[小插曲]
當天來回都搭到要命小黃,車子都超噁超臭。
好險我穿長袖襯衫,把襯衫袖口套住嘴巴和鼻孔一路憋氣
去程的很臭就算了,司機更恐怖,從一上車就開始打哈欠,大約20分鐘的車程,打了10個以上哈欠
停紅燈就開始打盹,頭360度晃到都快撞到方向盤,我跟寶寶要被嚇死掉
回程那台車也很扯,臭到連司機自己都戴著口罩 T T
(到家只剩半條命...立刻打給老公哭)
胎兒頸部透明帶檢查
後來,超音波師換成3D拍攝模式
平面小baby變立體了,每一秒鐘都在換姿勢,超好笑
很有個性的寶寶
(左腳翹起來)
(我要掐你)
(我不看)
(我不聽)
(直接轉身...)
--------
[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]
時間:滿10週後。
目的:檢測胎兒是否可能罹患染色體異常疾病。
費用:25000元。
何謂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?
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技術,簡稱NIPD、NIPT或NIFTY(非國際通稱),是一項安全、準確、快速的新型胎兒染色體疾病檢測技術。該技術僅需抽取孕婦的靜脈血,即可準確檢測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症、愛德華氏症及巴陶氏症等染色體疾病。
** 因為羊膜穿刺是屬於侵入性的檢測,如果把把麻麻有疑慮擔心的話,可以做NIPD。只是費用相對高一些
[妊娠高血壓 (又稱妊娠毒血症)]
時間:約12週。
目的:檢測孕婦是否為妊娠高血壓危險群。
費用 : 2000元。
何謂妊娠高血壓?
懷孕時期合併高血壓是孕婦危險的疾病,會造成母體和胎兒極嚴重的併發症。有些原本血壓正常的孕婦在懷孕20週之後,發生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 mmHg,稱為妊娠高血壓。另外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妊娠高血壓可能引發子癇前症,俗名又叫妊娠毒血症,懷孕婦女大約有5%的機率會發生子癇前症。
--------
ll 第二次產檢 ll
現在寶寶是 15W2D baby駝背(身高不準) 118g
這是一個從頭頂往下照的角度,要量寶寶的頭骨橫徑(BPD)
BPD: 胎兒頭骨橫徑(是指胎兒頭兩邊直徑測量的數據,也是推算胎兒大小的指標之一。按一般規律,懷孕 3 個月時<3 釐米;在懷孕 5 個月以後,基本與懷孕月份相符,也就是說,妊娠 28 週( 7 個月)時 BPD 約為 7 釐米,32 週( 8個月)時約為 8 釐米,以此類推。懷孕 8 個月以後,平均每週增長約為 0.2 釐米)
而這張呢,是一個從屁股往上照的角度,要量寶寶大腿骨的長度(FL)
FL: 胎兒大腿骨的長度(一般在妊娠 20 週左右,通過測量 FL 來檢查胎兒的發育狀況)
當天李醫師也拍了幾張3D超音波
寶寶的頭長得好~~~藝術 !
第二次產檢通常在懷孕第16週 ,這次提早是為了開安胎證明&適航證明[註1],以及想趕快知道產檢報告的結果
這次產檢很特別,因為當天才剛從高雄休養一段時間趕回台北產檢,是駿哥陪同,老公也提早下班來想看小寶寶 !!
[註1] 妊娠期間,若有出國安排,通常會請婦產科醫師開立適航證明,以確保安全。通常在懷孕32週,才需要開立
李佳珩醫師說
1. 媽媽德國麻疹抗體症只剩下8%,產後要記得補打
2. 小baby未來可能有偏小的可能 o..O (建議在16週前就開始Asprin讓血管擴張)
聽到第二點,我就很緊張想說,怎麼會有偏小的可能,一直問醫師會不會怎樣....
回家後看著我的報告上面顯示 【子癲前症高風險】37週前胎兒內生長遲滯
整個人心情很差
前陣子有一篇報導,就是在說子癲前症高風險 (想了解的可以點進去看)
有關「子癲前症」的病因至今未有一個統一的說法,一般認為可能是胎兒引發母體的免疫反應所致,但可以確定的是以首次懷孕、高齡懷孕、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多胞胎妊娠等婦女發生機率是比較高的。後來,我想說之前有因為血尿(腎臟病)住院一陣子,會不會跟這個有關,其實我也不知道。總之,現在就是要聽從指示每天乖乖吃阿斯匹靈,持續吃到32週左右再評估看看,讓胎盤的血液輸送正常,baby能正常吸收到營養,才能避免生長遲滯的問題。
也有上網看一些高風險的媽媽要注意的事情,多休息,不能太累是非常重要的。
加油溫